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胶粘带与基材在平行恒荷载情况下保持粘接能力的一系列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4851—1998《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本标准与 GB/T4851—1998相比,
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删除了引用标准JB/T7499—1994《耐水砂纸》(见1998版的第2章);
———增加了“表面平均粗糙度”术语(见3.2);
———修改了清洗剂的种类(见5.2.2,1998版的4.4.1);
———增加了试样的裁取方法(见5.3.1);
———修改了标准试验钢板的要求(见5.3.2,1998版的4.2);
———修改了压辊的尺寸和质量(见5.3.3.1,1998版的4.3.1和4.3.3);
———修改了试验架的要求(见5.3.4.1,1998版的4.1);
———修改了试验室的标准试验条件(见5.4.1,1998版的6.1);
———修改了试样的标准尺寸(见5.4.2,1998版的第5章);
———修改了钢板的清洗方法(见5.5.2,1998版的7.1);
———修改了滚压粘贴次数(见5.5.3.1,1998版的7.2);
———修改了试样的制样时间和试验前的滞留时间(见5.5.3.1,1998版的7.4);
———修改了试验结果的处理(见5.6,1998版的第8章);
———增加了纤维增强胶粘带与水平标准钢板持粘性试验方法(见第8章);
———增加了纤维增强胶粘带与覆有 NISTSRM1810A 标准纤维板的水平试验板持粘性试验方法(见第9章);
———增加了纤维增强胶粘带与覆有买卖双方指定纤维板的水平试验板持粘性试验方法(见第10章);
———增加了胶粘带与垂直钢板在高温中放置10min后的持粘性试验方法(见第11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9863:2007《自粘胶带 静态剪切附着力的测量》。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29863:2007时,本标准在结构上作了一些修改,在附录 A 中列出了
本标准与ISO29863:200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29863:200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 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29863:2007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增加了失效时间的注解(见5.1注)。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1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冠(中山)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永大(中山)有限公司、广州宏昌胶粘带厂、无锡市万力粘合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上海晶华粘胶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建庆、熊海琨、王灿、陈维斌、徐建、罗吉尔、陈华昌、程新、杨春强、殷煜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851—1984、GB/T4851—1998。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23—2008 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测量方法
GB/T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22396 压敏胶粘制品术语
2997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