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 5 9 . 0 8 0 . 3 0 w 0 4
暑E J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T 5 45 3 一 1 9 9 7
e q v I S O 9 2 3 7 : 1 9 9 5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Te xt i l e s - De t e r mi na t i on o f
t h 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f a b r i c s t o a i r
1 9 97 一 06 一 09 发布 1 9 9 7 - 1 2 - 0 1实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G s / T 5 4 5 3 一 1 9 9 7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 S O 9 2 3 7 ; 1 9 9 5 对G B 5 4 5 3 -8 5 进行修订的。 修订后的文本在主要技术内
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 同时, 增加了适宜于国内现有仪器的内容。
本标准与原标准( G B 5 4 5 3 -8 5 ) 相比, 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
1 . 透气性指标由透气量改为透气率 ;
2 . 增加了对试验面积的要求;
3 .试样两面压降原规定 为 1 3 m mH i 0( 1 2 7 P a ) , 现改为根据织物类型选用 5 0 P a , 1 0 0 P a , 2 0 0 P a ,
5 0 0 P a ;
4 .试验结果增加了计算变异系数 〔 v( 肠) 和 9 5 %的置信区间。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 同时代替G B 5 4 5 3 -8 5 ,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 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晓雯、 麦家俊、 王宝军、 严美华.cs/ T 5 453一 1997
I S O 前言
[ s o( 国际标准化组织) 是各国家标准研究机构( ( I S O会员团体) 的世界性联盟, 国际标准的制定工竹
是通过I S 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的。每个会员团体如对某一项目感兴趣, 有权出席为该项目设立的技才
委员会, 与I S O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这项工作. I S O在有关电工标准方面与国防
电工委员会( ( I E C) 保持着密切联系。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均经过各会员团体投票表决。 国际标准的发布须经至少7 5 %以1
会员团体赞成。
国际标准I S O 9 2 3 7 : 1 9 9 5 是由I S O / T C 3 8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 A和附录 B仅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 B I T 5 4 5 3 一 1 9 9 7 e q v L S O 9 2 3 7 : 1 9 9 5
Te xt i l e s - De t er mi na t i o n o f t h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f a b r i c s t o a i r
代替 G B 5 4 5 3 -8 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织物透气性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 包括产业用织物、 非织造布和
其他可透气的纺织制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6 0 3 1 -8 5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 3 0 ^ - 8 5 I R H D) 常规试验法
G B 6 5 2 9 -8 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 B 8 1 7 0 -8 7 数值修约规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透气性a i r p e r me a b i l i t y
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以在规定的试验面积、 压降和时间条件下, 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
4 原理
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 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 计算出透气率.气流速
率可直接测出. 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差换算而得。
5 取样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程序, 或有关各方的协议取样.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 可以附录B为依据。
6 调湿与试验用标准大气
预调湿、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 G B 6 5 2 9 的规定, 仲裁检验采用二级标准大气。
7 仪器
试验仪器应按仪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
7 . 1 试样圆台: 具有试验面积为 5 c m ' , 2 0 c m' , 5 0 c m' 或 1 0 0 c m, 的圆形通气孔, 试验面积误差不超
过士。 . 5 %。对于较大试验面积的通气孔应有适当的试样支撑网。
7 . 2 夹具: 能平整地固定试样, 应保证试样边缘不漏气。
7 . 3 橡胶垫圈: 用以防止漏气. 与夹具( ( 7 . 2 ) 吻合。
国象技术监份局1 9 9 7 一 0 6 一 0 9 批准 · 1 9 9 7 一 1 2 一 0 1 实施GB / T 5 4 5 3 一 1 9 9 7
7 . 4 压力计或压力表: 连接于试验箱. 能指示试样两侧的压降为5 0 P a , 1 0 0 P a , 2 0 0 P a 或5 0 0 P a . 精度
至少为2 %,
7 . 5气流平稳吸入装置( 风机) : 能使具有标准温湿度的空气进入试样圆台, 并可使透过试样的气流产
生5 0 - - 5 0 0 P a的压降。
7 . 6流量计、 容量计或测量孔径: 能显示气流的流量, 单位为d m' / m i n ( L / mi n ) , 精度不超过士2 %,
i 卜
1 只要流量计、 容量计能满足精度士2 %的要求. 所测量的气流流量也可用c m ' / . 或其他适当的单位表示。
2 使用压差流量计的仪器, 核对所测量的透气量与校正板所标定的透气量是否相差在2 %以内.4947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