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 1 0 8 一 1 9 9 9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 B / T 1 . 1 -1 9 9 3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 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和G B / T 1 . 3 -1 9 9 7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3
部分: 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的规定对G B 8 1 0 8 -1 9 8 7 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G B 8 1 0 8 -1 9 8 7 相比修订内容如下:
标准的结构、 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 B / T 1 . 1 -1 9 9 3 , G B / T 1 . 3 -1 9 9 7 进行修改。
增加了引用标准、 定义、 分类、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章条。
在替报器实际使用中, 有几种新音调已被广泛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这些音调的频率、 变调周期及适
用范围。
增加了对送话器、 扬声器的技术要求, 并制定了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实际使用的需要. 本标准还对警报器声压级的要求及环境试验的条件作了一些改动。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后六个月起, 所有生产的车用电子誓报器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 同时代替G B 8 1 0 8 -1 9 8 7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魏光松、 包勇强、 虞烈英。
本标准于1 9 8 7 年7 月首次发布, 1 9 9 9 年8 月第一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8 1 0 8 -1 9 9 9 G B
储 车 用 电 子 警 报 器 GB 81 0 8 - 1 9 87
Ve hi c l e - u s e d e l e c t r oni c s i r e 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特种车辆( 警车、 消防车、 救护车、 工程抢险车等) 上安装使用的电子警报器( 以下简
称警报器) 的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特种车辆上安装使用的电子警报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2 4 2 3 . 1 -1 9 8 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2 -1 9 8 9 电工电 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 : 高温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3 -1 9 9 3 电 工电 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6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 b 和导则: 碰撞
G B / T 2 4 2 3 . 1 0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 。 和导则: 振动( 正
弦)
G B / T 2 4 2 3 . 3 7 -1 9 8 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L : 砂尘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3 8 -1 9 9 。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R: 水试验方法
G B / T 3 7 6 7 -1 9 9 6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 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 B 3 7 8 5 -1 9 8 3 声级计的电、 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 B / T 1 5 5 0 0 -1 9 9 5 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参考面 r e f e r e n c e p l a n e
参考面通常是指扬声器的前端面。
3 . 2参考轴 r e f e r e n c e a x i s
参考轴是一条通过参考点并垂直于参考面的直线。
3 . 3参考点 r e f e r e n c e p o i n t
参考点是参考轴与参考面相交的点, 对于号筒式扬声器, 参考点应是号筒口 端面的几何中心。
3 . 4标称功率 r a t e d p o w e r
在本标准规定的频率范围内, 警报器所能承受的、 不产生热、 机械及电性能损坏的最大功率值。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0 8 一 0 2批准 2 0 0 0 一 0 7 一 0 1实施
GB 8 1 0 8 一1 9 9 9
4 分类与命名
4 . 1 警报器的额定电压为1 2 V ( D C ) 或2 4 V ( D C ) .
4 . 2 警报器的产品型号应按下述结构和要求命名。
C J B一 曰曰曰 一 曰门
4 . 3 警报器按功能分为两部分
5 要求
5 . 1 如在有关条款中没有说明
环境温度: 1 0 " C- - 3 0 C
相对湿度: - <9 5 %
L - - - - - - - 一 一 一 企业自行规定的代号或产品顺序号( 选用)
— 警报器标称功率
— 车用警报器的拼音缩写
一是控制器和送话器, 二是扬声器。
, 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
大气压力: 8 6 k P a ^ - 1 0 6 k P a
: . ; 如在有关条款中没有说明, 则允许的容差为一5 %-5 %.
外观、 结构及功能要求:
5 . 3 . 1 表面无锈蚀, 涂覆层没有剥落或气泡等现象; 表面没有明显划伤、 龟裂、 破损等机械损伤, 紧固部
位无松动。
5 . 3 . 2 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 规范。
5 . 3 . 3 功能检查
a ) 警报器各控制键、 旋钮等机构应工作正常。
b )送话器送话内容应清晰可辨, 无杂音及电啸声。
5 . 4 扬声器纯音检听不应出现碰圈声、 机械声及其他严重异常声。
5 . 5 警报器各声调的声压级应在1 1 0 d B -1 2 0 d B ( A计权) 范围内。
5 . 6 警报器各声调的音响频率和重复变调周期应符合表1 的要求。
5 . 7 警报器的工作电压在额定电压降低1 0 %和升高1 5 %的条件下应能可靠地工作。
5 . 8 警报器应能承受表2 中规定的气候环境试验,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第6 章有关试验的要求。
5 . 9 警报器应能承受表3 中规定的机械环境试验,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5 . 1 1 及5 . 1 2 的要求。
5 . 1 0 警报器应能连续可靠地工作8 h , 其性能应符合5 . 1 1 及5 . 1 2 的要求。
5 . 1 1 与声压级试验时所测参数相比, 有关各项试验结果要求:
声压级变化不大于士3 d B ( 电压波动试验时为士6 d B ) .
5 . 1 2 和音频分析试验时所测参数相比, 有关各项试验结果要求:
a ) 音响频率变化不大于士5 0 H z ( 电压波动试验时为士1 0 0 H z ) ;
b )重复变调周期变化在一1 0 %-+1 0 %之间。Gs 8 1 0 8 一1 9 9 9
表 1 音响频率和重复变调周期
音调名称 音响频率, H z 重复变调周期, 5 适用车型
紧急调频调 6 0 0 _-1 5 0 0 + s a 0 . 3 3 3 ^- 0 . 3 8 5 警车
双音转换调 关 8 0 0 士5 0 几 1 0 0 0 士5 0 0 . 4 5 5 ^ 0 . 5 5 6 替车
连续调颇调 6 0 0 - w -1 5 0 0 + s o o 3 . 0 0 ^- 5 . 0 0 消防车
慢速双音转换调 关: 8 0 0 士5 0几: 1 0 0 0 士5 0 1 . 6 7 ^- 2 . 5 0 救护车
单音断鸣调 f: 8 0 0 士5 0 0 . 4 5 5 ^- 0 . 5 5 6 工程抢险车
空气号( 汽笛调) 5 0 0 . 5 8 ^ - 1 5 0 0 十 , 9 警车
国宾开道 1 5 0 0 1 ' 0 -6 0 0 一 5 9 0 . 4 0 0 ^ 0 . 8 0 0 答车
手控调颇 4 0 0 --1 0 3 5 0 ' 5 0 0 3 . 0 0 - 1 0 . 0 0 警车
表 2 气候环境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 工作状态
高温试验 温度
持续时间
.
5 5 C士 2C
2h 通电工作
低温试验 温度
持续时间
一4 0C士3C
2h 通电工作
恒温恒湿试验
相对湿度
温度
持续时间
9 0 %一9 5 %
4 0C士2C
4 8 h
2 4 h不通电
2 4 h通电
雨淋试验
降雨强度
持续时间
倾斜角度
1 0 0 mm/ h 士2 0 mm/ h
3 0 mi n
6 0 0
不通电
粉尘试验 粉尘搅动时间
持续时间
每1 5 mi n搅动 2s
2h 不通电
注 雨淋试验、 粉尘试验仅适用于车体外安装的警报器及其扬声器.
表 3 机械环境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 工作状态
振动试验
频奉范围
扫颇速度
扫频循环次数
加速度幅值
方向
1 0 H- 1 5 0 H- 1 0 Hz
1 倍频程/ m i n
1 0
2 0 m/ . s }
三互相垂直方向
通电工作
碰撞试验
碰撞次数
峰值加速度
脉冲持续时间
试验方向
1 00 0
1 0 0 m/ "
1 6 ms
正常安装方位2304
下载说明:
1.请先分享,再下载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3.压缩文件请先解压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