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解制氢氧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SJ/T 31456-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压水电解制氢氧设备的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常压水电解制氢氧设备,低压水电解制氢氧设备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甩标准
GB 3634-83 工业氢气
GB 7445-7446--87氢气及其检验方法
JB 3561--84 单级单吸耐蚀离心泵基本性能
ZBJ76009.1-88 水电解衬氢设备技术条件
ZBJ76009.2-88 水电解制氢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ZBJ76031-90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
GB 3836.1-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3名词与术语
3.1水电解制氢氧设备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同时制取氧气)的设备。
3.2常压水电解制氢氧设备
工作压力小于0.1MPa盼水电解锐氢氧设备。
3.3低压水电解制氢氧设备
工作压力介于0.1--1.6RMPa之间的水电解髓每氧设备。
3.4单元设备
水电解制氢设备的组成部分,系指具有一种或几种功能的设备单体。
3.5分离器
用作把氧或氢气同碱液分离开来的单元设备,其中,分离出氢气的,称氢气分离器,分离出氧气的,称氧气分离器。
3.6洗涤器
用水清洗氢、氧气中碱雾的单元设备。其中,清洗氢气中碱雾的称氢气洗涤器I清洗氧气中碱雾的称氧气洗涤器。
3.7碱液过滤器
用作过滤碱液中机械杂质的单元设备。
3.8水电解池
指由阴、阳电极、隔膜和碱液(碱的水溶液)等构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能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最小单元,又称为小室。
3.9安全水封
是氨氧气的安全通过装置,是依靠装置内的水隔断系统外部可能出现的源与系统内部的氢、氧气接触的单元设备。
3.10华字瓶
是氢、氧气的一种安全液压装置,用以防止因氢、氧气产出压力过大或压差大而危害设备或产生危险的。
3.11阻失器
氢、氧气的安全排放装置,用以阻止系统外部可能出现的火源与系统内部氢、氧气间的接触。
3.12制氢系统
发生、处理氢气、氧气的全过程所必须涉及的各设备及管路系统。
4完好要求
4.1主要参数指标
4.1.1主机设备名牌醒目,主要参数标注齐全,厂名、型号、生产日期、编号齐全。
4.1.2主机设备运行时主要参数指标符合名牌规定。
4.1.3电解槽运行中小室电压应介予1.9-2.3V之间。
4.2性能要求
4.2.1 电解槽产出的,氧、氧气纯度及产量应满足工艺规定。
4.2.2电解槽运行中槽的温度及小室两侧压差,出口压力等参数的调控应方便,可靠,并能满足设备工艺性要求.
4.2.3电解槽运行中禁止出现打火、爆鸣及槽体两端温差大等现象。
4.3电解槽主体
4.3.1 电解槽基础牢固,地脚平整。
4.3.2电解槽槽体完好,各极板、隔膜框、拉杆等无明显缺陷及损坏
4.3.3槽体对地、电极与拉杆绝缘电阻应在1MΩ以上,最低不小于0.25MΩ,且片间绝缘良好。
4.3.4槽体安装正确,紧固片间密封良好,无滴漏碱液现象。
4.3.5槽体极性接线正确。
4.4附属设备
4.4.1水电解制氢、氧设备应包含如下基本组成部分。水电解槽、氢、氧分离器、氢、氧洗涤器,安全水封、碱液过滤器、纯水贮备箱、碱液配制箱、直流电源设备等单元设备。
4.4.2分离器、洗涤器结构合理,安装正确,基础牢靠。
4.4.3分离器、洗涤器、碱箱、纯水箱的液位显示清晰,运行正常,无渗漏。
4.4.4碱液过滤器结构合理,拆洗方便,切断可靠。
4.4.5碱泵、纯水泵的完好要求参照类似泵类设备完好标准执行。
4.4.6直流电源设备的完好要求参照电器类设备完好标准执行。
4.5管道阀门
4.5.1电解槽的各液体管道支管,气体管道支管安装合理,无碰极,无池漏,且畅通无阻。
4.5.2制氢系统各部分的管道,阀门的选材符合工艺要求。
4.5.3系统所有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螺栓齐全,无松动,无漏碱,漏气现象。
4.6操作系统
4.6.1系统各压力计、温度计、分析仪器齐全、准确、可靠。仪表应符合使用精度要求,并有校检、使用期限标记。
4.6.2经常注意检查电解槽电流,电压及气柜高度,及时升降电流,控制产耗平衡。
4.6.3经常检查分离器、洗涤塔及纯水箱液位,及时补水、调控,确保产出气体质量稳定。
4.6.4在电解槽的开停车中,应严格按照开、停车工艺操作程序执行,并有严格的分析化验制度。
4.7安全防护
4.7.1安全水封及华字瓶完好可靠。
4.7.2电解间内电器,照明须为防爆型,且性能可靠。
4.7.3防爆检测报警及水位、电流、电压等自动报警装置齐全,灵敏准确。
4.7.4氢氧放空管须设有阻火器及防雷保护措施。
4,8冷却系统
4.8.1 电解槽冷却水应开启方便,调控灵敏有效。
4.8.2电解槽出口气体的冷却方式合理,效果显著。
4.8.3含湿气体管道须设有管道积水器。
4.9维护保养
4.9.1在电解槽的运行中,应定期清洗碱液滤器,定期检测碱液浓度,及时补碱。
4.9.2应经常检查碱泵,水泵油位,及时补油。
4.9.3电解槽运行一段时间,应及时清洗内部电解沉积物。
4.9.4对系统中的管道、阀门及其连接处随着运行而产生的漏碱、漏气现象应及时予以处理消除。
4.9.5槽体、分离器、洗涤器、泵等设备及其管道周围应保持整洁,无积水,无杂物。
4.9.6其他按SJ/T. 31002--94(设备维护保养通则》执行.
5检查、评定方法
5.1检查方法
5.1.1标准中的4.2.3,4.3.1,4.3.2,4.3.4,4.3.5,4.4.1,4.4.2,4.4.4,4.5.1,4.5.3,4.4.4,4.6.2~4.6.4,4.7.1,4.7.4,4.8,4.9条的检查方法,均采用现场直观法检查和现场试操作方法检查.
5.1.2标准中的4.1.1,4.5.2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5.1.3标准中的4.1.2、4.1.3,4.2.2各条的性能参数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查判定
5.1.4标准中的4.2.1条,应采用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检测或连续监测检查。
5.1.5本标准的4.3.3采用500V摇表检查。
5.1.6标准中的4.6.1、4.7.3各条的气体泄漏采用肥皂水或便携或防爆检漏仪检查。
5.1.7标准中的4.7.2条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5.2评定方法
5.2.1本标准的4.1、4.2、4.3.3~4.3.5、4.5.1、4.5.2、4.5.4、4.6.1、4.7、4.9.3、4.9.4各条属主要评定项目,其余属次项目。
5.2.2主要项目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为不完好设备,次要项目有二项不符合要求,亦为不完好设备。
5.2.3完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应达到优等设备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经济运行与体制改革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营华东电子管厂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仕霞。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