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0231--91
300bit/s有线话带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 代簪SJ 1669--80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性能等效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V21建议(1988年版本)。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速率为300bit/s的有线双工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300bit/s有线话带调制解调器,也可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专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300bit/s有线话带调制解调器(要经适当调节)。
2 引用标准
GB 7620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使用的标准化300比特/秒全双工调制解调器
GB 3454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
GB 3455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
GB 7617 在电话线路上数据传输的功率电平
GB 7623 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上的胄动应答设备和(或)并行自动呼叫设备,包括人工
和自动建立呼叫时使回波控制装置停止工作的规程
GB 7627 数据传输用失真和差错率测盈仪的特性
SJ/Z 9104 数据通信--25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及插针分配
GB 4793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 3047.1 面版、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3 主要技术性能
3.1 主要特性
a. 在普通交换电话网和点专用电路上以双工方式工作I
b. 通过电话呼叫建立接续I
c. 采用移频键控调制方式.
3.2 建立数据传输的方式
在普通交换网上建立呼叫后,可通过操作者双方约定的人工方式或自动方式建立数据传输通路。
3.3 传输数据的方式和速率
双工通信中,可在两个方向上根据约定的同步或异步方式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同步传输速率为300bit/s或300bit/s以下,数据传输停止时,调制解调器不提供维持同步所需的信号,异步传输速率在300bit/s以下。
3.4 调制方式和线路信号
调制方式为移频键控调制。信道l和信通2的标称中心频率和特征频率如表l所示.
表1
信 道 |
标称中心额率 Hz |
移额值 Hz |
对应的状态 |
特征频率 Hz |
信 道l |
1080 |
+100 - I.00 |
"0" "1" |
fA=1180 fz=980 |
信 道2 |
1750 |
+100 —100 |
"0" "1" |
fA=l850 fz=1650 |
3.5 信道1、信道2的使用原则
3. 5.1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时,一般规定要求通信的一端为主叫端,使用信道1,信道2则用于被叫端的传端.亦可由通信双方建立呼叫联系后自行约定.
3.5.2 一条信道用于数据传输,而另_条信道只用于传输检验信号、业务信号等时,不管数据
传输的方向如何,信道1均用于主叫至被叫的传输..
3.5.3一般数据传输业务时,采用3.5.1、3.5.2条中所述的信道分配方法。特殊情况下,也可由通信双方按事先的约定来安排信道.
3.6 接口电路及其电气特性
3.6.1 接口电路
调制解调器应提供表2中所列出的接口电路供用户选用.
表2
接口 电路 |
包括装有用于人工 呼叫、人工应答、自动呼叫、自动应答的终端的普通电话交换网1) |
非交换专用电话电路1)
| ||
编号 |
名 称 |
点对点 |
多点 | |
102 |
信号地或公共回线 |
× |
× |
× |
103 |
发送数据 |
× |
× |
× |
104 |
接收效据 |
× |
× |
× |
105 |
请求发送 |
|
× |
× |
106 |
发送准备好 |
× |
× |
× |
107 |
数据设备准备好 |
× |
× |
× |
108/1 |
把数据设备接至线路 |
×2) |
× |
× |
i08/z |
数据终端准备好 |
×2) |
×4) |
— |
109 |
数据信道接收线路信号检测器 |
× |
× |
× |
125 |
呼叫指示器 |
× |
— |
— |
126 |
选挥发送频率 |
— |
— |
× |
注:1)全部接口电路应符合GB3454中规定的功能和操作要求.用“×”标出的接口电路应正确地接在数
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上。
2)在非交换的点对点专用电路上使用变替话音/数据业务时.不需要电路105.
3)枧其用途,该电路可作为电路108/1或电路l08/2进行操作.
4)在专用点对点电路上提供交替话音/数据业务使用时,电路l08/2可选择使用.
3.6.2 电路106和电路109的响应时间
3.6.2.1 定义
3.6.2.1.1 电路109的响应时间
从单音加到或撤离调制解调器的接收线路端到电路109上对应地出现“接通一或“断开一状
态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测试单音的频率为对应于=进制1的特征频率,发送测试单音的信号源应与被测调制廨
调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
测试单音的电平,应在比接收线路信号检测器的实际门限值高ldB和最大允许接收信号
电平之间,在该范围内的各电平上测得的响应时间均应在规定的限值内。
3.6.2.1.2 电路106的响应时间
一从电路l05 的"接通”或”断开”状态至电路106对应出现“接通”或-“断开”一状态的一段时间.
一从电路109(若不提供电路105时)上“接通”或“断开”一状态至电路106上对应出现
“接通”一或“断开”状态的一段时间。
3.6.2.2 响应时间
电路106和电路109的响应时间见表3。
表3
电 路 |
状态转换 |
响 应 时 间 |
106 |
“断开”到“接通“ |
20"-" 50rrisl' , 400"'." 1000msI~ |
“接通”到“断开” |
≤2m8 | |
109 |
“断开”到“接通” |
~20ms*~ , 300"~ 700~I) |
“接通”到“断开” |
20--80ms |
注:1)在不使用话音/数据交替的点对点专用电路和专用的多点电路上采用这些时间. 。
2)在普通交换电路业务中,及使用交替话音/数据的点对点专用电路上采用这些时间.
3.6.3 接口电路的故障状态
接收器故障检测类型应符合GB 34=55中第7章接收器故障检测类型的有关规定.
3.6.3.1 使用故障检测类型l时,数据终端设备(DTE)应把电路107上的故障状态作为“断
开”状态.
3.6.3.2使用故障检测类型1时,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应把电路105和电路108上的故
障状态作为“断开”状态.
3.6.3.3上面未涉及到的所有其他电路.可使用故障检测类型0或1.
3.6.4接口电路特性
接口电路应符合GB 3455规定的电气特性和SJ/Z 9104规定的连接器和引线端子分配方
案.
3.7 主要性能指标
3.7.1 特征频率容差
在调制解调器输出端测得的特征频率与其标称值的偏差应在士6Hz范围内.
3.7.2 数据信号速率容差(同步传输)
最大数据信号速率容差应不劣于士0.01%。
3.7.3 允许的接收频率偏差容限
由于发送器允许特征频率偏差不大于士6Hz,假定线路最大颁偏为士6Hz,则接收器应能
承受至少士12Hz的频偏.
3.7.4 白噪声条件下的比特差错率
室内两机对通(同步工作方式),两调制解调器之间连续可变衰耗器,并在接收调制解调器
输入端加入O.3~3.4kHz的带内白噪声,发送调制解调器的发送速率为300bit/s,且符合GB
7627规定的511bit伪随机码,白噪声带通滤波器的阻带截止频率分别为100Hz和4kHz.阻带
防卫度大于43dB,在无任何其他干扰出现的条件下,当接收调制解调器的接收信号电平为
一30dBm(适用于普通交换电话网)或一20dBm(适用于点对点专用电路),信噪比为6~8dB
时所测得的比特差错率(Pa)应优于1×10-5.
注,具体测量方法按GJB 389.2中的规定。
3.7.5 码元畸变
两机直接对通,发送符合GB 7627规定的511bit伪随机序列,对端解调后的总码元畸变
(包括特性畸变和偏移畸变)应不劣于士15%。
3.7.6 调制解调器至线路的发送电平
调制解调器至线路的最大功率输出不应超过lmW,并且能调节。
3.7.7 接收线路信号检测门限
对于各种连接类型,在调制解调器接收线路端的接收线路信号电平为:
大子一43dBm时,电路109“接通”
小于--48dBm时, 电路109“断开”;
在“接通”和“断开”之间的电平,电路109的状态不作规定.但要求信号检测器应呈现滞后作用,以使电路109由“断开丹到“接通一时的电平至少比由。接通一到“断开封时的电平大2dB.
在交换或专用电路传输条件已知的场合,允许改变线路信号检测器的电平限值(例如分别
改为- 33dBm和一38dBm)。
3.8 其他要求
3.8.1 调制解调器的发送电平和接收灵敏度不应在操作人员控制下调整.
3.8.2在用户到用户的连接上,假定在频率1750Hz处衰减为35dB,剐在参考频率点(800或
1000Hz)的标称衰减范围为5~30dB.
3.8.3如需要使用回波抑制器停止工作的回波抑制装置,则该装置应符合GB 7623规定的
各个过程.
4结构
调制解调器的面板、架、柜尺寸应符合GB 3047.1.其机箱尺寸应符合GB 3047.6的规定。
5安全
调储解调器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 4793中9.7.3条绝缘电阻试验;9.7.4条电压试验;以
及9.8条泄漏电流中的有关规定。
6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应由产品标准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所、30所负责起草。
1345